重点项目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这些项目能否如期完工,既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影响到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县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我县16个省市重点项目和2个省“41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年度计划的130.9%、191%,42个县重点项目和84个政府投资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成绩。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和纪委的专项巡察,得益于相关单位在全力推进作风建设大环境下的顽强拼搏。通过县纪委重点项目专项巡察,我们也发现我县在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方面,还须进一步加强。
一、 重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2017年,县纪委通过构建“4+X”模式(即县纪委、县发改、财政、审管+巡察单位人员)对全县42个重点项目进行专项巡察,形成巡察专报58份,指出问题171个,成功清障140个,提出296条意见,落实215条,下发督办函23份,约谈责任单位26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8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5期专报均获批示,促进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助推重点项目进展。通过巡察,发现重点项目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策处理问题。巡察发现一半以上项目出现政策处理难问题,影响到项目施工进度。个别项目涉及邻县乡镇政策处理,个别项目因政策原因,引起群体性事件和信访,阻碍工程施工。
二是项目前期谋划不到位。42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有涉及到前期谋划不足问题,主要包括前期投资估计不足,概算不合理,勘查不深不细,设计不到位,造成后期较大变更;或者未明确资金拼盘计划,造成资金难到位等。
三是用地指标和审批问题。主要涉及到公益林调整问题,农用地占用问题,因县里指标难安排,以及土地、林地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有四分之一左右项目有涉及到用地指标和审批问题。
四是部门协调指导问题。比如五线迁移,及设计变更、资金安排协作,牵头部门监督指导,以及项目业主单位组织领导问题。
五是中介及企业自身问题。有6个项目涉及中介问题,比如前期勘察设计不准确、工程量计算超合同价,无法继续施工;中介设计慢,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施工方力量不足,响应慢,企业自身准备不充分,资金不到位等。
二、 加强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在继续发挥人大、政协监督作用,完善纪委的重点项目巡察机制,着力发现问题,加大问题整改监督,对政策处理及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庸懒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加大查处曝光力度的同时,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统筹管理。县重点办要加强项目前期谋划的指导,建立项目库,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杜绝因考绩原因及上级文件要求,临时匆忙上报,提升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同时也加强审查各个项目进度的平衡及合理性。业主单位要加强前期计划安排,对项目各步骤进行梳理,对政策处理、土地报批及方案设计等重要环节应及早介入,做深做细,各步骤并行推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是建立政策处理奖励机制。在政策处理补偿难于突破的情况下,统盘考虑政策处理的平衡性,建立县级政策处理奖励资金,对政策处理及时到位的乡镇村给予奖励,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提高农村组织政策处理积极性。探索政策处理零障碍,对惠及当地民生项目,政策先行处理。
三是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组织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加强重点项目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及业务交流,建立职能部门对项目管理人员指导的常态化机制,及时有效给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重点项目考核机制,鼓励一批有专长,能攻坚,善抓项目的干部去负责管理重点项目。
四是强化中介机构及施工企业监督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中介机构择优、退出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的评价公开,同时梳理部门职能,对尚未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中介行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完善合同订立及管理,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警诫。对施工企业则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通过协合加强其行业自律,加强诚信、业绩及施工能力考评,实施优胜劣汰。
提案人:钟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