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原本没有生命的木偶,在艺人们灵活摆动的巧手中变得逼真如人,这就是我县的提线木偶戏。在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依然有一些人活跃在方寸舞台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古老文化,县政协委员、提线木偶戏市级非遗传承人魏朝浩,就是其中一位。
台上表演的正是魏朝浩,一个人,一个木偶、一招一式、一拉一唱之间,宛如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扑面而来,可以说一曲《赛马》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眼前的这个舞台,是刚刚数月前,魏朝浩创办的“浙有戏”非遗百家坊,集非遗体验、展示、展演为一体,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研等非遗传承、传播和体验活动,初心就是为了让木偶戏的传承发展有个更好的舞台,同时更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一线串成天下事,双手拨动古今人。说起学习提线木偶戏,魏朝浩说还得回到13岁那年,他们家是百丈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个年代的父母都会早早为子女盘算起学习一门手艺,用手艺养家糊口。那一年,家里请了当时非常有名的木偶戏老师黄宗衙来教授他的二哥,每日看着他二哥学习,魏朝浩觉得这东西甚是有趣,便自己偷偷地也学起了提线木偶戏。一天午后,趁家里人都在吃饭,他早早开溜,去拿起老师的木偶有模有样地比划着,老师看见后非常惊讶、欣喜,当即决定不收学费也要收他为徒。
从此魏朝浩一边上学,一边跟着老师学习提线木偶。到他18岁那年,木偶戏辉煌不再,迫于生活,他开始外出打工。期间做过玩具、挑过蜡石、学过越剧也开过店,一直到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县里要举办木偶戏大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将木偶戏与越剧灵巧结合,参加了比赛,一鸣惊人。怀着对木偶戏特殊的情感,当年,魏朝浩成立了三艺木偶剧团,致力于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
提线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单凭着艺人的一双巧手操纵木偶,却能演绎出中国传统的武术、杂技、戏曲等综合性的艺术。提线木偶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在我县很多村庄过年节庆仍然被完整地保留着,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对木偶戏感兴趣的人不少,但真正愿意沉下心学习的人屈指可数。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魏朝浩。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魏朝浩创作了《李三娘磨磨》《木偶变脸》《真假美猴王》等创新节目,扩大受众面,为了更具吸引力,他还将台词中的一些地方方言在不影响原有含义和语言美感的前提下,改编为普通话,让观众能够听懂唱词,从而去喜欢艺术本身。
同时,为了引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重视,让这门传统艺术走得更远。这些年,他积极将提线木偶戏带进全县的各个文化礼堂和学校,尝试着在爱好者中能够觅得心宜的传承人。
今年两会,魏朝浩新当选为县政协委员,新添的身份让他倍感振奋,政协提供平台让他更有机会展现、传播、传承手中的技艺。未来,魏朝浩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木偶戏艺术热爱的那颗初心,用创新的思维和精湛的技艺,在方寸舞台间对木偶戏的坚守,在缕缕丝线中传承、传扬着这门古老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