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政协“顺文化”委员工作室于2022年由林作坡委员牵头成立,旨在挖掘展示泰顺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讲好泰顺故事。近期以来,工作室携手县文博馆、县民协、县文促会等单位,接连开展浙南红粬史料展、乡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以点串线带面深耕泰顺乡土文化挖掘和传承。
一、举办“乡土文化大讲堂”,唤醒“乡土文化”。为深入挖掘、展示、开发泰顺本土文化资源,用乡土文化助力、促进乡村的发展,工作室牵头在筱村镇东垟村举办了第一届“乡土文化大讲堂”暨“竟成书院大讲堂”活动。讲堂邀请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绍兴沈园堂健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县政协委员林作河致辞;播放了宣传片《千年文墨 匠心东垟》,展示了东垟地区丰富文化底蕴;邀请我县著名乡土文化专家赖立位老师做《为君留得化龙姿——林鹗先生和竟成书院,一场名师与名校的因缘际会》讲座,深入剖析林鹗先生与竟成书院之间的深厚渊源。讲堂还举办了潘成松、卓乃枢、潘金松等18位泰顺石雕大师的作品展陈,这些石雕作品以泰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艺术传统为灵感,以“泰顺廊桥”等题材为创作核心,展示泰顺石雕的魅力,传承泰顺卓越传统文化之精髓。整个讲堂活动,紧密贴合泰顺乡土实际,为在场的村民和参会嘉宾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美学盛宴,也给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村落带来别样灵动。
二、举办“浙南红粬史料展”,唤醒“红粬文化”。明《泰顺县志》载:然至十月,则家无不酿,谓之大冬酒,故有极陈美酒。红粬酒与泰顺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素有家家户户酿红粬酒的习俗。泰顺乌衣红粬的产地主要分布在筱村镇、司前畲族镇等地,以筱村镇徐岙村出产的乌衣红粬最具代表性。乌衣红粬传统制作技艺于2012年6月被列入第四批省非遗保护名录。为深入挖掘和展示“红粬文化”,工作室在筱村镇东垟村祥伍楼,举办了“浙南红粬史料展”,该展展出数日,共展示红粬发展史料图片72幅。活动现场,林作坡委员详细讲解了距今近800年的红粬发展历程,带领嘉宾和群众参观学习红粬史料,体验红粬浸泡、蒸炊、加红粬霉等传统制作流程,进一步了解泰顺深厚的红粬文化底蕴。参观人员在赞叹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为家乡的非遗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举办“千年泰顺邮驿展”,唤醒“邮驿文化”。邮驿作为传统的通信方式,通过信函、明信片、包裹承载着寄信人的思念,传递着人们的精神情感。这种沉淀着人文情怀的文化,是当今快节奏信息化生活的一种珍贵文化资源。工作室在筱村镇邮政支局举办了第二届“竟成书院大讲堂”暨泰顺邮驿展览,收集展览传统邮驿自行车等历史物件13件、书信资料139件,展示了泰顺历史上邮驿发展变迁的历史足迹,展示了古代泰顺人谋生、求学、经商中传递信息书信的场景,以及明清以来筱村林氏创办竟成书院、文峰书院、西庄书院和林鶊图书馆过程中,名师名流所购置收集的图书、报纸、手稿、杂志和书信。一封封书信,见证了泰顺尘封的岁月山河,传承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诠释了千百年来泰商驰骋商海诚实守信的果敢,泰顺人不懈追求的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自豪。